投資總結

2023年3月14日

“最終,我們認為核心通脹率在中期內仍推動整體市場走向”

宏觀

對美國銀行穩定性的擔憂,導致市場注意力轉移至經濟將會出現疲軟而非強勁的跡象,很大程度上令發展前景具有彈性和通脹更具粘性的全球經濟數據黯然失色。 2月份全球綜合PMI上升2.4個百分點至52.1; 製造業(上升0.9個百分點至50.0)和服務業(上升2.6個百分點至52.6)分項指數均有所增加。歐洲最新核心通脹數據顯示,2月服務業通脹捲土重來,市場對歐洲央行的終端利率進行了重新定價,2月上升50個基點至4%。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發表證詞,表明對加快加息步伐持開放態度。儘管平均時薪增長率降低至0.2%,但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出人意料增長。銀行業的系統風險很可能得到遏制,隨著利息下調幅度降低或進一步推遲降息,最終將導致定價“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高位”。

注意力轉移至金融穩定性風險

數據來源:彭博社

過去幾周債券基金的流出抵消了1月的部分流入。 2月及月初至今,新興市場硬通貨債券基金的總流出為34億美元,使年初至今的流入減少至53億美元。儘管有基金流出,但亞洲信貸利差的利率波動表現良好,目前利差為269個基點,月初至今上升10個基點,遠低於12個月的平均水準332個基點。這可能反映出增長數據不斷改善,投資者謹慎控制倉位。然而,利差收窄對總回報不會帶來什麼影響。年初至今,總回報率為+1.7%。

中國兩會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略低於外界預期,降低了額外宏觀刺激措施的可能性。關於房地產行業,總理李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要防止房地產市場“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穩定發展,領先的優質開發商“有效預防和緩解風險” 。這表明,政策制定者將仍對該行業嚴格監管; 相對而言,信用較好的開發商將會從政策支援中受益,信用較差的小規模開發商仍面臨挑戰。

固定收益策略

目前市場對美聯儲的最終利率預期在5.2%左右,但未考慮利率可能長期保持在5.2%左右的風險,以抑制經濟增長並使通脹率接近2%的目標值。在金融傳染風險得以遏制的前提下,若即將出爐的CPI數據強勁,可能會延長加息並可能會導致加息幅度增大。屆時,利率可能劇烈波動,信貸利差擴大。相對而言,全球經濟增長恢復活力,中國經濟復甦,亞洲信貸看起來表現良好。繼續維持較低存續期的倉位,增加對高品質亞洲信貸的配置。

繼續青睞澳門博彩板塊。根據運營商的報告,在2023年1月中國大陸和澳門的旅遊限制取消之前,2022年第四季度虧損出現同比和環比擴大。 2023年2月澳門博彩業總收入達到13億美元,同比增長33%,而普遍預期同比增長31%。 2月,博彩總收入達到新冠疫情前的41%。最新博彩總收入數據表明,存在需求被抑制的情況,預計這將有助於加快信用指標改善和解除負面信用評級前景。

看好優質的中國房地產板塊。全國人大將2023年的經濟增速目標設定為保守的5%,還表示要防止該行業無序擴張,同時化解領先開發商的風險,這似乎排除了進一步刺激刺激房地產銷售復甦的可能性。 2023年2月,儘管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14%,是2021年8月以來19 個月的首次增長,但這是由於今年和去年同期的農曆新年基數效應。此外,商品房銷售復甦不均衡,偏向實力雄厚的開發商,特別是國有企業。對於實力較弱的開發商,較低的土地儲備量和可銷售專案阻礙反彈,可能導致進一步債務重組。

股票策略

由於擔心矽谷銀行倒閉帶來的傳染風險,股票市場大盤回落。雖然美聯儲提供了緊急貸款支援,保證流動資金,避免銀行擠兌,但我們認為這隻是杯水車薪,並可能為優質的美國證券提供收購機會。最終,我們認為核心通脹率在中期內仍推動整體市場走向。隨著通脹的關鍵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和就業數據)下降到美聯儲可以接受的合理水準,但由於缺乏積極的上行催化劑和相對較高的估值,全球股市,特別是美國和歐洲股市面臨的壓力,可能繼續拖累整體市場情緒。相對於其他地區,我們更傾向於增加香港/中國及美國的投資風險敞口,其中美國的投資風險敞口要低於香港/中國。

因此我們建議增持防禦性美股,例如消費必需品和醫療保健類股票。減持美國非必需消費品股,因為該行業對進一步加息最為敏感,而消費者信心並未改善。在近期股票下跌時增持或買入優質美國股,但應循序漸進。

出售部分中國電信股,因為估值偏高。保留部分中國電信股,因為高股息和具備防禦性。繼續增持中國航空、國內消費、旅遊、餐飲板塊的股票,因為這些行業近中期內將繼續從比預期更早的中國重新開放中受益。

研究

2023年3月10日,美國監管機構關閉美國矽谷銀行,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關閉事件,也是美國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案。美國矽谷銀行的倒閉主要是因為優質資產端期限與存款負債端期限錯配。自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在低利率環境下,美國銀行存款迅速增加。此外,由於新冠疫情加劇經濟衰退的風險,貸款需求疲軟。在此背景下,美國各銀行被迫以低收益率買入長期政府債券,或者以現金形式持有存款。由於去年利率上升至歷史高位,債券價格下跌,導致美國銀行持有至到期債券組合的未實現損失小幅上升。如果政府債券持有至到期,未實現的損失本身並不會對美國金融系統構成系統性風險。但是,若發生類似美國矽谷銀行這樣的銀行擠兌事件,銀行就會被迫出售持有至到期債券組合,籌集現金。目前市場擔憂的是,如果該問題不加以解決,已出現損失(又稱盯市損失)可能會在整個美國金融體系中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數據來源:摩根資產管理(2022年)

過去幾年,美國銀行一級資本占風險加權資產的比例已上升至13.6%的歷史高位。此外,根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報告,未出現銀行損失大幅增加,約為6.2億美元。我們建議謹慎看待美國一級資本比率的誇大,因為未考慮未實現的持有至到期債券組合。因此,美國銀行更應確保持有至到期債券組合期限與存款負債期限相匹配。美國區域性中小銀行可能會面臨進一步的擠兌壓力,因為與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等大型銀行相比,客戶存款的粘性較低。此外,美聯儲更有可能加息0.25個基點,而非0.05個基點,以盡量控制銀行擠兌的蔓延。轉向鴿派立場將有利於增長型股票實現技術反彈。我們建議在短期內出售獲利。

數據來源: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2022年)

除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外,我們還觀察到自2022年初以來出現的幾次熊市反彈。從MSCI美國部門與行業指數可以看出,行業表現趨勢非常明顯。

數據來源:彭博社2023年3月9日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落後的行業在2023年初至今表現出色,而2022年表現出色的行業在2023年初至今卻表現不佳。從行業層面來看,由於預期美聯儲在2023年第四季度削減加息,因此科技、消費類和通訊服務在2023年第一季度表現出色。相反,由於股票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保健品、消費品、公用事業和能源等防禦性行業在第一、二和三季度表現不佳。

數據來源:彭博社2023年3月7日的數據

彭博社的加權平均預測表明,經濟學家對美國2023年軟著陸和2024年第一季度之前的GDP逐步恢復仍持樂觀態度。但是,我們注意到,9家大型銀行中有6家預測今年年底前會出現衰退。因為自2022年以來已觸發7個經濟衰退指標(共10個),銀行的衰退風險模型對這些指標都進行了考慮。

數據來源:高盛資產管理公司,2023年1月31日

考慮到美國的行業輪換趨勢和GDP預測,我們認為,對目前經濟表現,市場眼光要更長遠,通常為6至7個月。此外,儘管存在持續的經濟衰退風險,但從科技和週期性行業的復甦中可以看出,當前市場年初至今(YTD)表現與經濟週期一致。

對於希望降低風險並利用自去年10月以來的股票漲勢的投資者,我們建議採取累沽期權策略實現科技股利潤。

免責聲明:
一般

本檔包含的資料以可公開獲取的信息為依據。儘管萬方家族辦公室(“RFOPL”)和萬方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AM”)已採取合理注意,確保本檔所含資訊的準確性及客觀性,但上述兩間公司概不就此等資訊(包括所提到的任何估值)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陳述或保證,亦未獨立證實過其準確性或完整性。 RFOPL和RAM概不聲明和保證本檔用作任何具體用途時是充足的、完整的或恰當的。任何意見或預測均反映作者在本文件發佈之日的觀點,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本檔所包含的資訊,包括任何數據、推測及其所依據的假設,均基於部分假設、管理預測以及對已知資訊的分析,並反映發佈時的大體環境,如在任何時間進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過往表現數據並不代表未來業績。

非針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要約或招攬

本檔不應被視作針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要約或招攬,供其交易本檔所提到的任何產品。決定投資本檔所提到的任何產品之前,您應該向您的財務、法律、稅務或其他專業顧問尋求意見,以獲知該產品是否適合您,同時要考慮到您的具體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具體需求(本檔未涉及)。如果您決定不打算尋求此類意見,您應該在收到和仔細閱讀特定的產品資訊和相應的風險披露聲明后,仔細考慮和衡量本檔所提到的任何產品是否適合您。

風險

投資本檔所提到的任何產品均可能帶有程度不同的各種不同風險,包括信用、市場、流動性、法律、跨司法管轄區、外匯及其他風險(包括電子交易及槓桿產品交易的風險)。投資有風險。投資產品價格可能浮動,有時非常劇烈。投資產品的價格可高可低以及可能變得沒有價值。買賣投資產品未必一定能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本出版物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關於某個閱覽者的個人情況的個人化會計、法律、監管、稅務、財務或其他方面的建議。投資任何產品之前,您應該尋求您的財務、法律、稅務或其他專業顧問以瞭解相關風險以及您是否適合承擔該等風險。

對投資產品的任何描述的全部內容均受該投資產品的條款和條件之約束,且在適用的情況下,亦受招股說明書或伴隨該投資產品的相關文件之約束。

估值

本檔中的產品估值僅具指示性意義,並不表示新產品的合同可以按照這些條款訂立,或現有產品可以按照這些條款進行清算或平倉,這些條款可能不如本檔中標示的估值有利。這些估值可能與其他來源給出的估值明顯不同,因為不同的來源可能採用不同的假設、風險和方法。

無責任條款

對於任何人因依賴本檔所包含的任何資訊、意見、預計或估值而採取行動或不採取行動而產生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無論是以何種方式造成的,在適用法律和法規允許的最大範圍內,RFOPL、RAM及其附屬機構概不負責。

參與發佈本檔的RFOPL、RAM及其附屬機構可能與本檔所提到的產品存在利害關係,包括但不限於行銷、經銷、控股、提供金融或諮詢服務、或擔任本檔所提到的人員的經理。 RFOPL、RAM及其附屬機構可能發佈過其他報告、出版物或檔,所持觀點不同於本檔所述的觀點,而且所有報告、出版物或檔所述的所有觀點均會在不進行通知的情況下改變。

新加坡和香港

本檔及其內容僅對新加坡的合格投資者(定義見新加坡《證券與期貨法》(第289章)第4A條的定義)和香港的專業投資者(定義見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投資者)規則》(第571D章)的定義)。本檔及其內容並未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或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

投資組合經理:

William Chow – Deputy Group CEO

曹偉超–副行政總裁

曹先生擁有超過20年的資產管理經驗,目前是萬方家族辦公室的高級財富管理解決方案部門的負責人,同時兼任董事會和投資委員會成員。

曹先生加入萬方家族辦公室前曾任職於中國人壽佛蘭克林資產管理公司,於2018年至2021年擔任副行政總裁,負責管理350億美元的客戶投資。他還擔任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是董事會、投資委員會和另類投資委員會的關鍵成員。此前,曹先生曾在惠理集團任職7年,擔任集團董事總經理。惠理集團負責了香港聯合交易所首只在港上市的對沖基金。他的職業生涯始於瑞銀的股票交易員,隨後於2000年至2010年在貝萊德和道富環球投資管理擔任投資組合管理職務。

曹先生持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營運研究科學碩士學位,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土木工程(榮譽)學士學位。

Derek Loh, Head of Equities

盧業展–股票主管

盧先生是萬方家族辦公室股票主管。擁有多年工作經驗,曾就職於多家頂級資產管理公司與銀行–曾在香港、新加坡和東京三大城市負責買方投資管理長達13年。盧先生長期從事產業背景的研究與分析工作,包括多隻上市股票。

盧先生曾任阿中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組合經理,為一家全球知名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管理數十億美元的全球基金。之前曾任職過的知名投資機構包括挪威中央銀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阿布達比酋長國的穆巴達拉投資公司等。盧先生擁有凱洛管理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同時也是註冊會計師。

Ek Pon Tay – Head of Fixed Income

鄭翊鵬–固定收益主管

鄭先生負責萬方家族辦公室的固定收益投資管理。他在新加坡和日本擁有超過20年的固定收益投資經驗。

在加入萬方家族辦公室之前,他自2018年起擔任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負責亞洲固定收益委託。從2016年到2018年,鄭先生擔任收益保險公司亞洲信貸投資團隊主管職務。 2011年至2016年,他在貝萊德任職,負責管理基準與絕對回報固定收益基金。此前,他曾在多家銀行擔任信貸交易員長達9年時間。

鄭先生畢業於墨爾本大學,擁有商學學士學位和文學學士學位。

Sky Kwah – Director, Investment Advisory

柯文耀 – 投資顧問總監

柯先生在投資行業有超過10年的經驗,在加入萬方家族辦公室之前任職於星展私人銀行。他曾獲多個獎項,是銀行業的頂級投資顧問之一。他經常採用自上而下的投資方式,精通多個市場,並就多種資產和衍生品提供定製建議。

此前,他曾在輝立期貨擔任股票團隊負責人,負責為兩個團隊提供諮詢,領導投資組合審評,以及制定交易及投資策略。

他曾作為市場評論員接受亞洲新聞台、938Live電臺、《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的採訪,並經常在投資論壇和高等教育機構發表演講。

Lik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