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總結

2023年1月31日

“雖然美國總體通脹放緩,但我們仍需對核心粘性通脹保持警惕”

宏觀

央行加息何時才會對經濟增長造成較大影響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若加息過度,可能會引發經濟衰退。儘管美聯儲下次可能加息25個基點,但在累計緊縮效應下,經濟目前仍在降溫。雖然信貸息差一直傳遞積極的金融市場信號,但美債收益率曲線釋放的信號並不那麼樂觀。美債10年期收益率自11月以來下降了60個基點,2年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70個基點,達到自1982年以來最嚴重的水準。在經濟衰退之前,2年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都會出現倒掛。雖然12月美國PMI數據略高於預期,但與其他市場數據一致,顯示服務業和製造業正在收縮。就業分項指數下降,表明在未來幾個月,以非農就業人數衡量的就業增長速度將會進一步放緩。但是,零售價格分項指數和產出價格分項指數保持堅挺,突顯出粘性價格壓力。

在全球加息週期中,大多數亞洲央行姍姍來遲,目前正計劃縮短甚至結束貨幣緊縮週期。即便如此,某些國家的通脹仍居高不下。本月,馬來西亞央行將利率維持在2.75%,而預期加息25個基點; 印尼銀行如期加息25個基點至5.75%,並預計核心通脹率在2023年上半年放緩至2%-4% 。韓國銀行加息25個基點至3.5%后,韓國銀行行長的評論釋放了類似的鴿派信號。臺灣央行在出口需求下行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經濟增長,因此預計今年將利率維持在1.75%。泰國銀行則屬例外,加息25個基點至1.5%,由於旅遊業反彈,經濟復甦加快,預計將會進一步採取貨幣緊縮政策,抑制通脹。

在中國,新冠疫情清零政策退場,消費和服務業很可能成為引領行業,其他經濟體重新開放後也是如此。收入增加、疫情期間的儲蓄積累預計會推動消費。娛樂、交通、醫療服務等服務業在未來幾個月有較大的反彈空間。中國出境游將會顯著增長,尤其是毗鄰中國內地的經濟體(特別是香港)以及擁有大型旅遊業(如澳門和泰國)的經濟體將會從中受益。中國重新開放可能會抬高一系列大宗商品價格,隨著運輸業恢復,尤其會抬高能源價格。這可能會適度拖累能源進口國的消費(和/或在對零售燃料價格補貼的情況下,適度拖累財政資源),其中包括大多數亞洲經濟體。

固定收益策略

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前幾周,信貸市場強勁反彈,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目前投資機會可能受限。投資者的關注點將會從通脹的意外上行轉移至經濟增長的意外下行。隨著彭博亞洲美元信貸息差從2022年10月的415個基點下降至280個基點,低於12 個月的平均水準—339個基點,這正是降低市場風險和提高信貸組合中現金水平的時候。

看好澳門博彩板塊。雖然該板塊在12月的博彩總收入僅達到疫情前的15%,但它是11月以來表現最強勁的板塊之一。此外,澳門政府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新年期間(即1月21日-1月24日),遊客數量每日達 61,000人次,而2022年下半年的遊客數量每日僅為10,000-15,000人次。該板塊的增長幾乎是由大眾市場推動的。如果繼續放寬旅遊限制措施,新冠病例增長可控,那麼隨著大眾市場的恢復,能夠較快削減債務的發行商可能會比同行更有優勢。即使收入為零,大多數澳門博彩運營商也有9-13個月的現金流。

看好實力雄厚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雖然政府加大了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援力度,但房屋的預售數量和價格仍面臨挑戰。目前的寬鬆政策更多針對實力雄厚的開發商。信貸差異化仍然很重要。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高收益,採取多元化的配置,盡量不要對一種類型的發行商集中投資,因為特殊信貸事件可能會繼續發生。對陷於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預計重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非房地產市場實質復甦。

中國的住房需求持續疲軟

來源:彭博社

中國的重新開放將會推動大宗商品主導型出口國的出口,例如印尼(煤炭)、哥倫比亞、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石油)和卡達(天然氣)。雖然歐洲暖冬使天然氣價格從2022年第三季度的峰值下降了約80%,但中國的重新開放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提振能源價格。雖然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帶來潛在挑戰,但大宗商品價格仍將穩定向好,能夠使企業產生自由現金流,降低債務水準。

股票策略

由於仍存在經濟衰退的風險,我們建議增持防禦性美股,例如消費必需品和醫療保健類股票。根據目前的數據,我們認為全球經濟衰退可能不是“硬著陸”,而更像是“軟著陸”。鑒於美國市場在經濟衰退期間的彈性(相對於其他全球市場而言),以及在經濟低迷期仍能保持利潤和獲利率的公司,美國市場上精心挑選的公司仍具吸引力。減持非必需消費品類美股,因為在實際經濟衰退期間或甚至在預計經濟可能出現衰退的情況下,企業和消費者的支出下滑明顯。

增持中國電信股,因為高股息和具備防禦性。增持中國航空、旅遊、娛樂和消費板塊的股票,因為這些行業將繼續從中國重新開放中受益。繼續在選定的板塊和行業中駕馭這一強勁的浪潮,同時尋找機會止盈,並投資其他市場(如美國)上實力雄厚的、能夠承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優質公司。

研究

基於美聯儲的最新利率預測,我們注意到市場參與者已將2023年第二季度前的平均終端利率定為5.06% ,這與他們的經濟衰退預期一致。與美聯儲政策制定者相比,市場參與者持樂觀態度,並預計隨著美國通脹消退,美聯儲將在2023年第三季度轉向。另一方面,美聯儲預測終端利率將高於5%,並認為在2023年之後繼續保持這一利率水準。目前,我們的基本觀點與美聯儲的一致。

利率預測:美聯儲政策制定者預計在2023年底前終端利率將高於5%,與之相比,金融市場參與者持樂觀態度

資料來源:彭博社,數據截至2023年1月31日

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投資級債券信貸收益率相對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收益率已達到最高位。在當前投資者畏懼風險的情況下,與股票相比,對風險調整后的固定收益投資更具吸引力。但是,隨著息差收窄,我們建議需對過於擁擠的交易保持警惕。

量化緊縮使信貸收益率相對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益率達到最高位,固定收益投資更具吸引力


資料來源:彭博社,數據截至2022年12月28日

雖然美國總體通脹正在放緩,但我們仍需警惕核心粘性通脹,尤其是服務行業工資的增加、餐飲和住宿行業。最近,我們認為,中國的重新開放會提振全球需求,但反過來也會加劇通脹。

美國職位空缺與首次申請失業保險金人數的差距也在縮小,但仍高於歷史水準。由於科技行業和金融行業的裁員,我們預計這一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職位空缺和失業率仍高於歷史水準,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緊繃。


資料來源:彭博社,數據截至2022年12月28日

我們注意到,勞動力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娛樂業和酒店業的平均時薪增速仍高於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這可能是服務業工資上漲的主要原因。

美國通脹仍具有粘性,因為服務行業的工資增速繼續高於PCE的通脹率(除餐飲和住宿成本外)。


數據來源: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截至2022年11月17日。 KKR,數據截至2022年11月30日

因此,本年第一季度,我們保持防禦性的整體投資組合結構。

免責聲明:
一般

本文件包含的資料以可公開獲取的信息爲依據。儘管萬方家族辦公室 (「RFOPL」)和萬方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RAM」) 已採取合理注意確保本文件所含信息的準確性及客觀性,上述兩間公司不就此等信息(包括所提到的任何估值)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陳述或保證,亦未獨立證實過其準確性或完整性。RFOPL和RAM不陳述和保證本文件用作任何具體用途時是充足的、完整的或恰當的。任何意見或預測均反映作者在本文件的寫作日期的觀點並可能會在不進行通知的情況下改變。

本文件所包含的信息,包括任何數據、推測及其所依據的假設,均基於某些假設、管理預測以及對已知信息的分析,並反映發佈時的大體環境,而所有這些都會在不進行通知的情況下在任何時間產生變化。過往表現數據不代表未來表現。

非針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要約或招攬

本文件不應被視作針對任何個人的投資建議、要約或招攬,供其交易任何本文件所提到產品。決定投資任何本文件所提到的產品之前,您應該向您的財務、法律、稅務或其他專業顧問尋求意見,以得知該產品是否適合您,同時要考慮到您的具體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具體需求(本文件未涉及)。如果您決定不打算尋求此類意見,您應該在收到和仔細閱讀特定的產品信息和相應的風險披露聲明後,仔細考慮和衡量任何本文件所提到的產品是否適合您。

風險

投資本文件所提到的任何產品均可能帶有程度不同的各種不同風險,包括信用、市場、流動性、法律、跨司法管轄區、外匯及其他風險(包括電子交易及槓桿產品交易的風險)。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價格可能浮動,有時非常劇烈。投資產品的價格可高可低以及可能變得沒有價值。買賣投資產品將帶來損失而非盈利是有可能的。本出版物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關於某個閱覽者的個人情況的個性化的會計、法律、監管、稅務、財務或其他方面的建議。投資任何產品之前,您應該尋求您的財務、法律、稅務或其他專業顧問以瞭解相關風險以及您承擔該類風險是否恰當。

對投資產品的任何描述的全部內容均受該投資產品的條款和條件的約束,並且在適用的情況下亦受招股說明書或伴隨該投資產品的相關文件的約束。

估值

本文件中的產品估值僅具指示性意義,並不表示新產品的合同可以按照這些條款訂立,或現有產品可以按照這些條款平倉,而是有可能不如本文件中標示的估值那麼有利。這些估值有可能與其他來源給出的估值顯著不同,這是因爲不同的來源可能採用不同的假設、風險和方法。

 

無責任條款

對於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件所包含的任何信息、意見、預計或估值而採取行動或不採取行動而產生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無論是以何種方式造成的,在適用法律和法規允許的最大限度內,RFOPL、RAM及其下屬機構概不負責。

參與發佈本文件的RFOPL、RAM及其下屬機構可能與本文件所提到的產品有利害關係,包括但不限於營銷、經銷、控股、提供金融或諮詢服務、或擔任本文件所提到的人員的經理。RFOPL、RAM及其下屬機構可能發佈過其他報告、出版物或文件,所持觀點不同於本文件所述的觀點,而且所有報告、出版物或文件所述的所有觀點均會在不進行通知的情況下改變。

 

新加坡和香港

本文件及其內容僅對新加坡的合格投資者(依據新加坡證券暨期貨法第4A節(第289章)的定義)和香港的專業投資者(依據證券及期貨(專業投資者)規則(第571D章)的定義)。本文件及其內容並未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或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

投資組合經理:

William Chow – Deputy Group CEO

曹偉超–副行政總裁

曹先生擁有超過20年的資產管理經驗,目前是萬方家族辦公室的高級財富管理解決方案部門的負責人,同時兼任董事會和投資委員會成員。

曹先生加入萬方家族辦公室前曾任職於中國人壽佛蘭克林資產管理公司,於2018年至2021年擔任副行政總裁,負責管理350億美元的客戶投資。他還擔任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是董事會、投資委員會和另類投資委員會的關鍵成員。此前,曹先生曾在惠理集團任職7年,擔任集團董事總經理。惠理集團負責了香港聯合交易所首只在港上市的對沖基金。他的職業生涯始於瑞銀的股票交易員,隨後於2000年至2010年在貝萊德和道富環球投資管理擔任投資組合管理職務。

曹先生持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營運研究科學碩士學位,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土木工程(榮譽)學士學位。

Derek Loh, Head of Equities

盧業展–股票主管

盧先生是萬方家族辦公室股票主管。擁有多年工作經驗,曾就職於多家頂級資產管理公司與銀行–曾在香港、新加坡和東京三大城市負責買方投資管理長達13年。盧先生長期從事產業背景的研究與分析工作,包括多隻上市股票。

盧先生曾任阿中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組合經理,為一家全球知名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管理數十億美元的全球基金。之前曾任職過的知名投資機構包括挪威中央銀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阿布達比酋長國的穆巴達拉投資公司等。盧先生擁有凱洛管理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同時也是註冊會計師。

Ek Pon Tay – Head of Fixed Income

鄭翊鵬–固定收益主管

鄭先生負責萬方家族辦公室的固定收益投資管理。他在新加坡和日本擁有超過20年的固定收益投資經驗。

在加入萬方家族辦公室之前,他自2018年起擔任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負責亞洲固定收益委託。從2016年到2018年,鄭先生擔任收益保險公司亞洲信貸投資團隊主管職務。 2011年至2016年,他在貝萊德任職,負責管理基準與絕對回報固定收益基金。此前,他曾在多家銀行擔任信貸交易員長達9年時間。

鄭先生畢業於墨爾本大學,擁有商學學士學位和文學學士學位。

Sky Kwah – Director, Investment Advisory

柯文耀 – 投資顧問總監

柯先生在投資行業有超過10年的經驗,在加入萬方家族辦公室之前任職於星展私人銀行。他曾獲多個獎項,是銀行業的頂級投資顧問之一。他經常採用自上而下的投資方式,精通多個市場,並就多種資產和衍生品提供定製建議。

此前,他曾在輝立期貨擔任股票團隊負責人,負責為兩個團隊提供諮詢,領導投資組合審評,以及制定交易及投資策略。

他曾作為市場評論員接受亞洲新聞台、938Live電臺、《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的採訪,並經常在投資論壇和高等教育機構發表演講。

Like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