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科技板塊細分中仍有部分優質公司頗有投資商機”
勞動市場的緊縮與工資膨脹的加劇可能會在未來通脹景氣中扮演重要角色,儘管弱於預期的全球增長導致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國內生產總值均不如疫情之前。除了全球經濟的結構性轉變(包括供應鏈的重新配置以及能源市場供給不足)以外,這種緊縮理應限制預期的通脹下跌。此外,與通脹加速度相比,工資加速度尚不算過高。鑒於通脹仍然高企、市場逐步意識到需要給勞動市場紓解壓力,應當促使各大央行進一步大幅加息。9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核心資料與頭條資料均展現相當的持久性,工資增幅放緩,但不足以遏止美聯儲側重於通脹的執念,11月份可能會第四輪加息0.75%。
新興市場方面,全球背景仍是新興市場國家與各地市場正在應對美國牽頭的財務狀況收緊局面,因而引發上個月更加密集的拋售,因為風險溢價隨著美國利率增加而上揚,美元走勢淩厲。亞洲新興市場硬通貨債券基金外流增加至過往三個月期高位(從-192百萬美元增至-326百萬美元)。儘管賣空情形可能觸發短期回彈,整體趨勢預計仍然不變。財務狀況繼續收緊,全球活性指標放緩,對於新興市場帶來挑戰。此種情形已經波及最為脆弱的國家,目前亞洲地區採購經理指數走弱。隨著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在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雙雙進入下行通道,韓國與臺灣等北亞製造商的指數跌至2020年中期以來最低程度。新興市場資產由此承受的壓力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方可消解,因為遏制美國通脹所需要的財務緊縮局面也會推高增長以及經常帳戶的風險。
中國官方信號表示:零容忍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仍將貫穿年內剩餘時段。預計2023年將會放寬政策,可能會在一季度後,但是只會逐步放寬。在此之前,政策不明朗仍將影響消費與投資,抑制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地產板塊受旭輝控股貸款利率展期談判衝擊,預計政府的中國債券保險擔保可能扭轉流動性困境。旭輝控股和市場認為實力較強、發行氣候債券倡議組織擔保債券(比如:鄉間花園)的其它私人開發商的離岸債券大幅下跌,對其它私人開發商產生的撞擊效應有限,但再一次的虛假探底化為泡影,進一步打擊地產板塊信心。若要重振旗鼓,政策制定者可能要對地產板塊採取通貨再膨脹姿態或者違約發行人重組工作需要取得實質性進展。但在近期,上述情形均不會出現。
來源:彭博社
週末,習主席作為毛澤東之後最有權利領導人的地位得以鞏固,在今後五年繼續擔任中國共產黨及其強大中央軍事委員會領袖。中國席總書記提拔自己最緊密盟友進入共產黨最高決策層,進一步加強了他對權力的掌控,成為黨內連任三屆的領導人。某些評論員稱,中國富人階層尤其擔心由正式財富稅取代非正式“共同富裕”捐款的傳聞。
重申一個重點:投資組合中,應當優先考慮保值和增持優質固定收益產品。投資級別對應的大額風險溢價可在某種程度上補償投資者的通脹風險。首選較早到期產品,因為利率波動風險可能仍處於高位。下行風險與即將到來的(尤其高收益產品)業績披露季節有關,因為2023年全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預計可能向下調整。預測半年期投資級別將會下調。
建議選擇香港和澳門旅遊回彈帶來的機會。香港放寬隔離措施後,強勁的需求和客運量有望提高航空公司收益。隨著旅遊團重返澳門娛樂場,面向大眾賭博市場、擁有非賭博類設施的運營商受到鼓舞。但由於近期再次出現關於中國大陸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之間重啟旅遊市場步伐與規模的顧慮,需要注意行業復蘇不會穩步平緩推進,而是間或會有波動。
建議減少持有金屬與礦業板塊,原因是擔心中國增長放緩,能源成本上漲以及歐洲能源短缺遏制工業金屬需求的可能性加大,企業運營所背負的存貨成本較高,導致利潤收窄。
與亞洲銀行相比,建議選擇資本比率相近的歐洲和美國銀行,理由是相對估值具有吸引力。建議減少持有以新元計價估值較高的新加坡銀行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
儘管全球股票市場仍缺乏吸引力,我們在與其它資產類以風險與回報評估下更傾向與全球(尤其是大中華區)股票。雖然能源價格作為通脹重點,已從今年早些時候的高點回落,但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能源價格仍將會高企。我們鼓勵投資者在市場大幅下跌時逐步積累選定的板塊,優先選擇估值吸引的大中華區股票。但我們要強調,對於所有新股風險(必要時也包括現有風險),應當考慮採用(局部)對沖措施。
考慮到目前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我們建議基於以下幾個關鍵主題而謹慎地進行資產配置,以在通脹緩解的情況下捕捉增長潛力,即:1) 中國放鬆新冠疫情限制的可能性和 2) 反通脹。一旦通脹持續減弱,我們建議增持具有防禦性且高股息收益的股票。
如果還未嘗試,不妨考慮大幅對沖您的股票風險,尤其是新的風險。比如:對於所承擔的每一美元的股票風險,採用逆相關交易所買賣基金(如:7300 HK、7500 HK、SQQQ等)下跌保護票據進行對沖。
繼續在核心和週邊投資中使用短線戰術交易,以即使捕捉市場調整和波動。
現金水準:至少保留15%的現金,以保持防禦性
在結構性助力給技術板塊整體帶來障礙的同時,我們注意到,發達技術細分板塊一部分優質公司擁有不少機會。就美國科技五巨頭而言,蘋果公司憑藉強勁實力回購股票,業績表現不言而喻。這些巨頭企業有能力減輕債務,因而成為理想投資對象,足以跨越這個寒冬。此外,不斷減輕負債、提高自由現金流收益率的META,雖然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乏力,但也開始展現被人低估的機會。
來源:彭博社,資料截至2022年10月17日
在高利率和通脹環境下,我們偏好成熟技術企業,他們有較高護城河和定價能力,能夠安然度過估值與收益較低時期。但隨著我們準備啟動新一輪市場週期,同時進入高風險買賣階段,我們仍看好新興技術企業。
首先,在2025年前,預計雲計算板塊的價值將達到8300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為17.5% – 可謂巨大投資機會,不容小覷。
雲技術在特定行業不斷增長的實用案例,將成為推動其它板塊普及雲技術的主要因素。從所有行業的整體來看,普及率較低。因此極有可能實現兩位數增長,繼而提高營業收入及/或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來源:麥肯錫(2022年)
雲架構有3種,分別為:公有型、私有型和混合型。私有雲是由單一組織完全控制、不與他人分享的一種服務。另一方面,公有雲是一種類似的服務,但如其名稱所示,會提供給全體顧客。混合雲則是二者兼而有之。
與雲緊密相關的另外一個新興與發達相容板塊是5G技術。隨著新興智慧手機(即:蘋果5G手機)的發佈,5G技術的普及率在全球範圍內有所上升。預計在2022年底之前,5G智慧手機認購量的市值將達到10億美元。由於網速提升3-5倍,資料使用量將會增加2-3倍,因此消費者願意放棄4G,支付平均為20%的溢價而選擇5G。全球5G技術應用最多的地區為東北亞(即:韓國、中國與日本)。
來源:資料統計機構(2022年)
中國和美國目前是6G技術研發與專利領域的全球領軍國家。與5G相比,6G資料傳輸速度更大,等待時間更短。未來,6G的需求對於將會橫掃各個行業的邊緣與核心計算十分重要。例如,通過邊緣計算,可以將資料存儲在距離傳輸源頭更近的位置,從而縮短等待時間。
來源:日經亞洲(2021年11月)
在高風險值雲端交易方面,我們注意到一些有趣的名字,諸如“Datadog”,除了在不同雲端供應商之間提供資料檢測與取用服務以外,還出售“平臺即服務”等產品。此外,Crowdstrike是雲原生平台網路安全領域的領軍者之一。在資料盛行的當今時代,此類平臺發揮著關鍵作用。
6G方面,我們認為,無論誰在6G專利或普及競賽當中跑出,仍將會依靠中美兩國基礎設施進行無線運營與通訊傳播。高通在4G/5G產品領域一馬當先,有望成為6G領域領軍人。其晶片組對於無線傳輸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通專利對於移動通訊標準至關重要。
本資料僅供參考。它不是任何投資或投資策略的建議或徵求。不能保證任何投資或戰略都能實現其⽬標。除⾮另有說明,本⽂件所載所有資料均來⾃萬⽅資產管理(⾹港)有限公司及/或萬⽅家族辦公室(新加坡),截⾄2022年9⽉20⽇為⽌。對市場和經濟趨勢所表示的意⻅是作者的意⻅,並根據市場和其它條件隨時可能改變,不能保證國家、市場或部⻔將如預期的那樣運作。通過接受這些資料,您同意僅使⽤這些資訊來評估您在本萬⽅資產管理(⾹港)有限公司和/或萬⽅家族辦公室(新加坡)贊助的投資機會,並對這些資訊保密。
曹先生擁有超過20年的資產管理經驗,目前是萬方家族辦公室的高級財富管理解決⽅案部門負責⼈,同時兼任董事會和投資委員會成員。
曹先生加⼊萬方家族辦公室前曾任職于中國⼈壽佛蘭克林資產管理公司,於2018年⾄2021年擔任副行政總裁,負責管理350億美元的客戶投資。他還擔任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主席,是董事會、投資委員會和另類投資委員會的關鍵成員。此前,曹先生曾在惠理集團任職7年,擔任集團董事總經理。惠理集團負責了香港聯合交易所首只在港上市的對沖基金。他的職業生涯始於瑞銀的股票交易員,隨後於2000年至2010年在貝萊德和道富環球顧問擔任投資組合管理職務。
曹先生持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營運研究科學碩士學位,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土木工程(榮譽)學士學位。
盧先生是萬方家族辦公室股票主管。擁有多年工作經驗,曾就職於多家頂級資產管理公司與銀行 – 曾在香港、新加坡和東京三大城市負責買方投資管理長達13年。盧先生長期從事產業背景的研究與分析工作,包括多隻上市股票。
盧先生曾任阿中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組合經理,為一家全球知名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多家知名機構投資機構管理數十億美元的全球基金。之前曾任職過的知名投資機構挪威中央銀行,⽐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阿布達比酋長國的穆巴達拉投資公司等。盧先生擁有凱洛管理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同時也是一名註冊會計師。
鄭先生負責萬方家族辦公室的固定收益投資管理。他在新加坡和日本擁有超過20年的固定收益投資經驗。
在加⼊萬方家族辦公室之前,他自2018年起擔任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負責亞洲固定收益委託。從2016年到2018年,鄭先生擔任收益保險公司亞洲信貸投資團隊主管職務。2011年至2016年,他在貝萊德工作,負責管理基準與絕對回報固定收益基金。在職業生涯早期,他曾在多家銀行擔任信貸交易員長達9年時間。
鄭先生畢業於墨爾本大學,擁有商學學士學位和文學學士學位。
柯先生在投資行業有超過10年的經驗,在加⼊萬⽅家族辦公室之前曾于星展私⼈銀行任職。他曾獲多個獎項,是銀行內的頂級投資顧問之⼀。他經常採用自上而下的投資方式,精通多個市場,並就多種資產和衍生品提供定制建議。
此前,他曾在輝立期貨擔任股票團隊負責⼈,負責為兩個團隊提供諮詢,領導投資組合審評,以及制定交易及投資策略。
他曾作為市場評論員接受亞洲新聞台、938Live電臺、《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的採訪,並經常在投資論壇和高等教育機構發表演講。
Defining and Defending Legacies
由香港證監會第1, 第4及9類別及新加坡金融局CMS所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