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仍在繼續—中國政府提出了新的數據安全法,並繼續加強反壟斷監管。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科技公司的末日?”
市場概況:
“此次打擊顯示,大數據正迅速成為超級大國衝突的下一個主要戰場,其影響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重塑全球經濟。”
中國的監管擔憂一直是一個持續的阻力,尤其是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和美團(Meituan)這些總部位於中國的科技公司,它們的表現都不及全球科技指數。此前的監管行動主要集中在反壟斷和金融科技監管上,這致使螞蟻集團345億美元的上市遭到暫停,且阿里巴巴集團受到了28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這些重大進展使投資者的信心有些動搖。自本周早些時候新提議的數據法公佈以來,投資者的擔憂傾向明顯,這三家公司的股價都下跌了5%左右。
圖1:4圖表對比(來源:彭博社)
儘管由於監管審查的加強,短期內存在明顯的擔憂,但我們相信,此類基本面強勁的公司仍將有潛在的買入機會。投資者應該不局限於眼前的這些擔憂,更多關注公司的估值和增長前景。
然而,從宏觀角度來看,全球經濟的重新開放以及前所未有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將繼續為復蘇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些跡象表明,經濟可能有更大的復蘇和增長空間。
儘管如此,形勢仍然非常動盪和不穩定,投資者應保持謹慎,因為我們不認為經濟會直線復蘇,動盪將會持續。 投資者應繼續將資金轉移到他們認為將受益於經濟重新開放的部分市場,並採取一個平衡和多樣化的投資組合。
自從我們上次就美聯儲可能加息的投資總結開始,市場似乎已經相當坦然地接受了加息這一事實。投資者似乎對短期內的加息並不擔心。我們預計聯邦基金利率將保持在0% – 0.25%,並在2023年底前進行兩次加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021年6月22日的1.48%降至2021年7月6日的1.44%,預計2021年將維持在1.25%到2.0%左右。
截至2021年6月22日,除日本外的亞洲投資級企業的信用違約掉期(CDS)指數從85點略微下降至84點。從2021年6月22日到2021年7月6日,亞洲IG信貸息差保持在130點。預計未來幾個月內,信貸息差也都將維持在這一數值附近。然而,亞洲HY的信用利差從2021年6月22日的648點反彈至2021年7月6日的690點。目前亞洲HY指數的基準約為2%。市場人氣繼續低迷,未來一個月內可能出現進一步下跌。
高杠杆的HY債券可能面臨再融資風險,近期有多支在岸/離岸債券出現違約,其中包括永城煤炭(Yongcheng Coal)、華晨汽車集團(Huachen Automotive Group)、清華紫光(Tsinghua Unigroup)、華夏幸福(China Fortune Land Development)和啟迪控股有限公司(Tus-Holdings Co. Ltd)等。隨著政府支撐因素的減弱,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華融、信達、東方、長城)的信用評級可能遭受下調,信用利差可能擴大。我們提醒持有邊際投資評級債券(BBB-, Baa3)的投資者警惕評級機構下調評級。對於持有投資級債券組合的投資者,我們建議持有BBB+或更高評級的債券,投資組合期限為3.5 – 4年。
圖2:CDS亞洲(不含日本)指數1年圖表(來源:彭博社)
我們再次建議投資者堅持購買短期高質量(BB級)高收益短期債券(不包括中國發行者發行的期限不滿3年的債券),這將提供最好的價值。投資者也應該有足夠的能力持有這些債券直至到期。此外,我們建議投資者將IG債券投資組合的短期期限維持在3.5 – 4年左右。從債券市場分類來看,我們增持除中國外的新興市場債券,對發達市場債券和中國債券持中立態度。
我們建議投資者將應急可轉債、永久債券和高收益債券等高風險債券的風險敞口與其各自的風險偏好相匹配。因為各行業的各種不確定性,我們也建議投資者持有更多元化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或降低投資組合的杠杆率,特別是減少或管控高杠杆率的BB級債券(如Greenland、RiseSun)和所有B級中國房地產債券的投資組合。
我們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低貝塔系數債券。可供參考的是,3-5年期低貝塔系數IG債券的購買收益率為1% – 2%,3-5年期低貝塔系數HY債券的購買收益率為3% – 5%。總體而言,我們建議一個高質量(BB級)高收益債券和短期IG債券搭配平衡且更多樣化的投資組合。
自最近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顯示2022年可能加息的兩周以來,美國主要股指繼續保持強勁,沒有受到加息跡象的干擾。在此期間,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都上漲了約2%。
圖3:標準普爾500指數1年圖表(來源:彭博社)
隨著中國反壟斷問題的持續,一些科技公司開始擔心這些新的法規和法律也會在香港實施。包括Google、Facebook和Twitter在內的美國主要科技公司都表示,如果在香港引入此類法規,它們可能會嚴肅考慮從香港撤出業務。此舉不僅會對恒生指數造成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會對整個大中華地區的市場情緒和股市波動情況造成影響。在現階段,對這些新規定的普及範圍和程度進行推測還為時過早。
之外,全球疫苗的推廣繼續使各國得以緩慢地重新開放其經濟。短期內,財政和貨幣政策似乎仍將保持寬鬆。因此,我們仍謹慎看好股市。我們敦促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保持建設性和選擇性,並權衡他們的風險和回報。
我們的投資策略基本保持不變。我們持增週期股和科技股,並更傾向於與經濟重新開放密切相關的週期股。我們看好科技細分板塊,比如5G相關企業、網路安全、金融科技、人工智慧、電子商務和半導體企業。對於週期性股票,我們傾向於基礎材料和大宗商品等細分板塊。對於投資者來說,也可以嘗試進入一些通常屬於防禦性質的醫療保健行業。
重點是,投資者應選擇一個充分多樣化和平衡的投資組合,在保持科技股的核心地位的同時,偏向週期性股。簡而言之,我們建議投資者採用更回歸基本面的選股策略,並繼續堅持公司基本面和嚴格的風險管理原則(止蝕機制和/或適當的投資組合對沖),以減輕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本數據僅供參考。它不是任何投資或投資策略的建議或徵求。不能保證任何投資或戰略都能實現其目標。除非另有說明,本文件所載所有數據均來自萬方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及/或萬方家族理財辦事處(新加坡),截至2021年7月6日為止。對市場和經濟趨勢所表示的意見是作者的意見,並根據市場和其他條件隨時可能改變,不能保證國家、市場或部門將如預期的那樣運作。通過接受這些材料,您同意僅使用這些資訊來評估您在本萬方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和/或萬方家族理財辦事處(新加坡)贊助的投資機會,並對這些資訊保密。
盧先生擁有18年投資管理及投資銀行的豐富經驗。其中,買方投資管理經驗超過13年。盧先生對上市證券有深入的行業知識及分析能力。香港以外,他也曾在亞洲其他金融城市,包括新加坡和東京擁有工作經驗。前任公司包括頂級的投資管理公司及國際投資銀行。
盧先生曾任阿中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為一家全球知名的主權財富基金和知名機構投資者管理數十億美元的全球基金。之前曾任職投資管理公司的著名投資者包括有挪威中央銀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等。盧先生擁有凱洛管理學院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同時也是一名註冊會計師。
陳先生在固定收益投資行業有超過15年的經驗。在加入萬方之前,他曾任太平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的總監(固定收益投資部),負責管理中國太平集團的離岸債券投資,並共同管理中國人壽信託有限公司的強積金和公積金。由他共同管理的中國人壽保證基金獲得了《彭博商業週刊》(2015-2017)、《指標》(2015)和《強積金評級》(2015-2016)等獎項。曾在泰康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德意志銀行(香港分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等多家金融機構任職。
陳先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金融碩士學位,並於香港城市大學(前稱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獲會計學榮譽文學士學位(甲等榮譽),同時也是特許金融分析師、香港註冊會計師及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
Defining and Defending Legacies
由香港證監會第1, 第4及9類別及新加坡金融局CMS所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