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总结

2022年6月28日

“在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继续青睐价值型股票,而非成长型股票”

市场概况:

股票概述:

中国

随着重启步伐加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复苏边缘,中国股市顶住了近期全球市场下跌的压力。中国股市走高的最新驱动力来源于优于预期的5月经济数据。我们预计,6月将迎来更为强劲的经济复苏表现,这将利好于周期性和价值板块,以及部分重新开放的行业。

最近几周,由于担心央行为遏制通货膨胀而迅速加息可能蚀害经济增长,全球市场下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股市表现突出,MSCI中国指数的涨幅尤其明显。直到几周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国股市还承受着巨大压力,主要城市封锁期限延长,限制措施十分严格。

有迹象显示,在4月份触底后,中国股市自5月中旬以来开始了一轮震荡反弹。在MSCI全球指数下跌10.5%,MSCI国际全球亚太指数下跌7.5%的背景下,MSCI中国指数在6月份上涨了1.7%。鉴于中国股市近期积极发展,我们在亚洲战略范围内,继续对中国股票保持最优先评级。

尽管出现了短期的停顿,但中国的重新开放进程仍在继续。由于近期新冠肺炎病例再次增加,北京上周推迟了大部分学校的复课。疫情爆发中心附近的餐馆、酒吧和健身房都宣布停业。所幸,北京政府表示,疫情在周末期间得到了控制。同时,交通拥堵指数、地铁客流量等高频数据也有所改善。

此外,尽管上海一些地区的居民在一周前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但此次检测并未牵扯更广泛的出行限制。物流相关指数也有所上升。滚动式的小规模区域型封锁可能会成为今年下半年的新常态。我们预计,只要封锁不发展到4、5月期间的规模,其对经济活动的破坏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下半年的复苏将如期进行。

最新一轮对科技股的监管限制也已经接近尾声。中国股市目前的优异表现主要受到科技股的推动,这得益于政府方面利好的政策。在中央政治局呼吁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之后,国有媒体表示,有关部门预计将采取措施,协助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创新。我们对中国龙头科技股的中长期前景仍然持乐观态度。我们相信,一个稳定的监管环境将促使科技板块获得重新评估。

因此,在重新开放的势头下,随着政策支持开始生效,经济活动持续增加,中国的经济复苏将在6月实现进一步加速。我们预计,2022年MSCI中国指数的盈利增长为9.8%。除了周期性和价值板块,我们还看好那些重新开放的高质量收入板块,包括新经济板块、消费者板块、汽车板块、科技板块、工业和可再生能源板块。具体而言,我们青睐那些尽管面对通胀成本压力,但仍可持续改善收入且利润表现更为强劲的企业,这些企业有望获得大幅改善的重新估值。

香港

据彭博社(Bloomberg News)报导,即将上任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John Lee)表示,即使短期内未能全面开放边境,也会考虑一些临时措施,比如“快速审查”入境旅客的必要检疫要求,包括建议旅客在家隔离或缩短他们必须在批准的酒店停留的时间;以及个人点对点出行形式的“闭环”安排。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可能是内地政府送给李家超的一份“礼物”。

美国

美联储方面。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在上周六表示支持在下个月加息75个基点,这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拉斐尔•波斯提克(Raphael Bostic)“不惜一切代价”的强硬言论。另外,美联储向国会提交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无条件”承诺恢复价格稳定。从联邦基金期货价格来看,7月份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84.7%。

我们的观点:由于高通胀、美联储加息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共同作用,股市的压力有所增加。近期前景仍不明朗,但我们相信,通胀大幅放缓将有助于股价企稳。这将使美联储暂停加息进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面临的压力。除了增加价值投资的敞口,我们建议采取一些防御策略和方法,以应对进一步的波动。

交易策略

与我们两周前更新的观点一致,我们认为,对中国来说,在今年夏天(即6月、7月期间)重新开放经济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有助于缓解我们几个月前提到的由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开放正在成为现实,尽管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如果感染病例突然激增,重新收紧措施的风险无疑存在。短期来看,美联储7月加息的幅度以及美联储官员对未来加息的态度将为全球股市奠定基调。在此期间,股票市场,尤其是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股市,有望抓住经济重新开放这一契机,透过其具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实现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全球股市的进一步反弹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7月份的通胀数据和美联储相应的政策决定。

近期和长期重点关注的主题:(i)继续监测中国经济在6月、7月放松防疫措施后重新开放的机会和概率;(ii)继续关注为实现全年GDP增长5.5的目标而出台的政策措施,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基础设施,为个人购车者提供汽车销售补贴,抑制国内对消费支出的需求;(iii)继续聚焦俄乌战争进展。
a. 总体而言,在控制通胀加剧的不确定性、市场对美国6月中旬即将出台的量化紧缩政策(QT)的情绪,以及俄乌战争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继续青睐价值型股票,而非成长型股票;

b. 具体而言,在长期加息周期下,我们继续看好银行业(新加坡银行);中国电信业(可派股息,具防御性)和中国汽车业(特别是电动汽车相关)继续是极具吸引力的板块,且目前宏观市场低落之阻力压低了其价格;

c. 建议投资者进行更多的短线战术交易,以在持续的市场波动下把握机会;建议进行部分对冲,并在投资组合中持有足够的现金以保持防御性,并在持续的市场波动中保持灵活性。

熊市 – 风险管理策略

1. 反向ETF在短期对冲市场指数下跌方面非常有用
2. 转投避险货币,比如美元(USD),未来可能是澳元(AUD)或加元(CAD)
3. 精选防御性股票 – 非周期性股、必需消费品板块、医疗保健和基础设施板块
4. 利用美元成本平均法(Dollar-Cost Averaging)
5. 卖出看涨期权(Write Calls)/拥有标的股票,同时卖出等量的看涨期权(Sell Covered Calls)
6. 利用具有触及失效性质的看跌期权进行对冲

本资料仅供参考。它不是任何投资或投资策略的建议或征求。不能保证任何投资或战略都能实现其目标。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所载所有数据均来自万方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及/或万方家族办公室(新加坡),截至2022年6月28日为止。对市场和经济趋势所表示的意见是作者的意见,并根据市场和其他条件随时可能改变,不能保证国家、市场或部门将如预期的那样运作。通过接受这些资料,您同意仅使用这些信息来评估您在本万方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和/或万方家族办公室(新加坡)赞助的投资机会,并对这些信息保密。

投资组合经理:

William Chow – Deputy Group CEO

曹伟超 – 副行政总裁

曹先生拥有超过20年的资产管理经验,目前是万方家族办公室的高级财富管理解决方案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兼任董事会和投资委员会成员。曹先生加入万方家族办公室前曾任职于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于2018年至2021年担任副行政总裁,负责管理350亿美元的客户投资。他还担任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是董事会、投资委员会和另类投资委员会的关键成员。此前,曹先生曾在惠理集团任职7年,担任集团董事总经理。惠理集团负责了香港联合交易所首只在港上市的对冲基金。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瑞银的股票交易员,随后于2000年至2010年在贝莱德和道富环球顾问担任投资组合管理职务。曹先生持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营运研究科学硕士学位,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土木工程(荣誉)学士学位。

Derek Loh, Head of Equities

卢业展 – 股票主管

卢先生拥有20多年投资管理及投资银行的丰富经验。其中,买方投资管理经验超过15年。卢先生对上市证券有深入的行业知识及分析能力。香港以外,他也曾在亚洲其他金融城市,包括新加坡和东京拥有工作经验。前任公司包括顶级的投资管理公司及国际投资银行。

卢先生曾任阿中资本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为一家全球知名的主权财富基金和知名机构投资者管理数十亿美元的全球基金。之前曾任职投资管理公司的着名投资者包括有挪威中央银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卢先生拥有凯洛管理学院及香港科技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同时也是一名注册会计师。

Sky Kwah – Director, Investment Advisory

柯文耀 -投资顾问总监

柯先生在投资行业有超过10年的经验,在加入万方家族办公室之前曾于星展私人银行任职。他曾获多个奖项,是银行内的顶级投资顾问之一。他经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投资方式,精通多个市场,并就多种资产和衍生品提供定制建议。此前,他曾在辉立期货担任股票团队负责人,负责为两个团队提供谘询,领导投资组合审评,以及制定交易及投资策略。他曾作为市场评论员接受亚洲新闻台、938Live电台、《海峡时报》和《联合早报》的采访,并经常在投资论坛和高等教育机构发表演讲。

Like this article?